他还说,SBT认为,人们往往习惯于把婚姻不幸的原因推到对方身上,而婚姻的矛盾或危机状态是由双方的错误的行为方式造成的,只是由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太大,一相情愿地认为:我没有错,都是他(她)的错。事实上,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重新认识后,会令你的心理平衡许多。
所以,夫妻双方一旦发生矛盾冲突,简单的离婚并不解决问题,只能是把自己的错误行为方式带到新的婚姻关系中去,造成新的不幸。因此,离婚不是问题的答案,应该“离”的不是婚姻,而是双方的错误行为方式。大量婚姻治疗的实践证明,大多数的危机婚姻是可以挽救的,也是值得挽救的,包括那些被双方都认为是无可挽回的婚姻,这在实践中已经得到了证明。
-SBT处理婚姻危机的手段:
蝴蝶效应
SBT不要求学习沟通的技巧、两性的区别、异性的心理以及追溯童年经历对现在婚姻的影响,它只要求通过自己的行为打破婚姻模式中的“老一套”,实现“蝴蝶效应”。高教授说,蝴蝶效应是一个假设,它认为全球的气候是一个高度敏感的系统,一只蝴蝶在西班牙扇动微弱的气流,就可能会在美国的得克萨斯州引起一场龙卷风。婚姻关系同样是这样一个高度敏感的系统,敏感到一个简单的言行都会引发一场家庭大战,反过来同样如此,夫妻某一方做的一件很小的积极的事情就可能会引起对方的积极反应,藉此改变婚姻全局。SBT的这种理论依据是在于它认为婚姻中任何一个人的反应都是对另一方某种行为的一种反应。那么,怎样实现蝴蝶效应呢?
例外法:就是找到一种方法来打破老一套,不要掉到老一套里,掉到A-B-C-D-E-F这个循环中,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改变,老一套的模式就会被改变。打破“老一套”的最好方法就是寻找“例外”,比如同样是对于丈夫回家晚的情况,有时候你抱怨,有时候你并没有抱怨,那么你没有抱怨的时候是为什么呢,找到这种意外,就可能找到你不必为丈夫回家晚这种事耿耿于怀的钥匙了,而只要你不再抱怨,婚姻原有的恶化模式也就被打破了。
寻找“好时光”:许多夫妇大打出手的时候常常会说我和他在一起,一天好日子都没有过过,这话未免有点太绝对,任何一对夫妇都有属于他们的美好回忆和真正的好时光,回忆这些好时光可以帮助他们找到修复婚姻的钥匙。因为想想两人相处愉快的时候,你会发现当时你的行为跟现在的行为肯定不一样,当时你是怎么做的,他的反应如何,那么你现在应该怎么做,他才会出现同样的行为?你抱怨他婚后变了,回忆好时光,你也会发现,其实你也变了不少。想不想改变思路,解决你的问题?
早期经历与婚姻关系之一
《女性月刊》1999年1月 高天
陈露按照电话里预约的时间,准时的来到我的治疗室。我上下打量了一下这位来访者:娇好的身材配上一付漂亮而忧郁的脸,少女般的稚气再加上白领丽人的优雅举止,我对自己说:“又是一个红颜薄命的主。”
经过简短的强颜寒暄之后,她娓娓的道出了自己的痛苦。她是三年前毕业于北京的一所名牌大学,现在在一家名气很大的外企工作,收入可观,应该说她现在的一切都是大多数同龄人所羡慕的。男朋友文岳是她的大学同学,现在留校当教师。他们建立恋爱关系已有五年了,也有一段如胶似漆蜜月般的时光。可是近来他突然提出分手,五年的爱化为泡影。说到这里,她已经是泣不成声,哭成了一个泪人了。
等她平静下来,我详细地询问了事情的经过。在大学期间,他们憧憬着幸福的未来,盼望着毕业之后的新生活,也时常谈论的计划。在一起逛商场时,文岳常会指着那些精美的家具和家庭装饰品说:“等我们结婚时,我就要买这个。” 生活的道路一切看来很顺利。可是等到毕业后,各自都有了稳定的工作,该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了,尽管他们来往如旧,文岳却渐渐的不愿再提结婚的事情了。陈露感到了一丝的不安,开始不断的追问:“我们到底什么时候结婚?” 文岳只是嘴里胡乱的搪塞,不愿正面回答。陈露愈发感到不安,于是每次追问的问题就越来越多了:“你到底爱不爱我?”“你心里到底有没有我?”“你到底怎么想的?”等等。文岳的回答越来越模棱两可,不能令她满意。最后竟变成了:“你别问了,我自己也不知道。”陈露伤心透了,每次的见面都是在争吵和极不愉快的气氛中分手。陈露说:“后来我知道不应该再问了,可是我就是控制了自己,老是想刨根问底知道他到底他是怎么想的。每天没事都在想,想的不能正常工作,不能睡觉,总是忍不住想给他打电话,可是每次电话都搞得更不愉快,最后我终于受不了了。对他说:‘我给你一个礼拜,我不给你打电话了,你好好的想一想,给我一个最后的答复。’可是等第三天我就忍不住又给他打电话。他给我的答复竟是:‘我想好了,咱们分手吧。’我一下子就崩溃了。”陈露痛苦的用手捂着脸,眼泪从她的指缝中涌出,她不断的重复着一句话:“他不在了,今后就剩我一个人了,我怎么活呀?”
童年经历:
在我的安慰下,她终于平静下来。我开始询问她小时候的情况,在她的讲述中,我渐渐的得到了一些线索:她的父母都很爱她,但是夫妻之间的关系却很紧张,经常吵架,多次提出离婚。小陈露每天最担心的就是父母会不会离婚,她不愿失去父母中的任何一个人。有时候父母与她开玩笑说:“如果爸爸妈妈离了婚,你跟谁过呀?”她就会坚决地说:“你们要是离婚,我谁也不跟,我就去死。”她告诉我说:“这不是吓唬他们,我那时候真的是这么想的。”可能也就是这个原因,父母终于没有离婚,而是在吵吵闹闹中一直生活到今。陈露也就是在这种时刻害怕失去父母中任何一个人的不安中长大。她还告诉我说:“那时候爸爸妈妈工作都很忙,总是很晚才回家,我总是担心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会不会出事。如果真出事了,我就也去死,马上自杀。”
接下来,我开始通过陈露了解文岳的童年情况。根据陈露提供的情况,我得到了如下线索:文岳从小在农村长大,他的父母十分严厉,时常打骂他,并要求他除了照顾弟弟妹妹外,还要承担很多本不应是他的家庭责任,因而使他过早地失去了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