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场上的白发老人
马石痛心疾首的一番倾诉,在小菊的心里掀起了狂风巨浪,止不住的泪水模糊了她的双眼:想不到自己深爱的男人,竟然是背负着人命的逃犯!
那一夜,小菊彻夜未眠,心如刀割。她没想到幸福生活的背后隐藏着这么肮脏的谎言!肚子里的孩子像知道什么似的,微微地蠕动着。她舍不得离开这个深爱的男人,更不忍心让孩子一出生就没有父亲。几经权衡,她决定把这个秘密藏在心底,随时间一起烂掉。
然而,秘密被揭开后,痛苦没有被分担,反而增加了。小菊想,她可以有个杀人犯的丈夫,但孩子不能一出生就背上“小杀人犯”的骂名。于是,她开始有意地躲避马石,她看不见马石强颜欢笑的脸,听不到他精心找来的笑话,甚至吃不下他亲手做的饭!对这个曾经让自己备感温馨的家,小菊没有了丝毫的热情,整天像木偶一般苦熬着日子。而且,她也染上了丈夫的“怪僻”——不敢看警匪片、害怕听到警笛声、开始做噩梦。梦里,她看见马石时而温存深情,时而满脸狰狞一手血腥……
2005年10月27日,儿子出生给布满阴霾的家带来一缕阳光,小菊的脸上荡起了久违的笑容。然而,正当马石看到一线希望的时候,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
2006年7月,马石下班回家,发现妻儿都不见了,桌上只留下一封信:
“马石:请原谅我带着儿子不辞而别。还记得我跟你说过幸福的滋味吗?甜甜的、暖暖的,地瓜的味道。可是,自从你说出那个天大的秘密后,我们家就再也闻不到这个味道了。
“我恨过你、怨过你,甚至害怕过你。可是,每个不眠的夜晚,看着月色中你熟睡的样子,所有的怨恨和恐惧都消失了。然而,面对着背负一条人命的你,我再也爱不起来了。
“所以,我决定去你的家乡看看,或许能找到继续爱你的理由,刷新我们的爱情。”
小菊心中还存着一丝侥幸:或许管理员并没有死,他们的痛苦会转瞬即逝……然而,残酷的现实打破了她的幻想。经过多番打听,她得知,当年小周因抢救无效已经死亡。马石无疑是杀人犯!一阵绝望吞噬了她。
一位大妈指着菜市场里买菜的一对老人告诉小菊,那就是小周的父母。自从儿子出事后,60多岁的老两口就很少笑了。他们经常来菜市场转转,可能是因为太想儿子了。看着老两口苍老的面容、蹒跚的脚步,小菊的眼睛被灼伤了。她再也看不下去了,抱着儿子一步步挪回了小旅馆。思量再三,她决定说服丈夫去自首,为对他的过错和那个残缺的家负责。
重寻“地瓜爱情”
7月17日,小菊回到了连云港,但她没有回家,先租了一间平房住下。她连续给马石写了12封信。
“马石:我见到小周的父母了,他们孤独的身影一直在我的眼前晃动。我觉得自己是个罪人,欠他们一条人命。我没有勇气跟他们说话,只能远远地站着看他们,心里有一种揪心的痛。我想,如果你看到他们,一定会比我更加揪心……”
小菊小心翼翼地把第一封信投进了信箱。
“马石:你这样逃避,何年何月才是个头啊!你忍心让你的女人和你一样在极度恐惧中过一生吗?还有,你的儿子,你要让他过一种什么样的日子?多想让自己像过去那样爱你,可你现在这个样子,让我无法坦然面对。得知你杀了人后,我很害怕,但我一直没有报警,我等着你主动跟我说:”我们去自首。‘我会等你回来……“
第二天,她又寄出了第二封信。接着是第三封、第四封……她在默默地守候着一份希望。
8月13日的傍晚,小菊回到家,看见形销骨立的马石心疼极了。她安顿好儿子,坐到闷头抽烟的马石面前,紧紧地握住他的手说:“与其担惊受怕,还不如投案自首,争取宽大处理。”
“是啊,我去自首,你就不用担包庇犯的罪名了,就能开始新的生活了。你真自私!”马石的声音很低沉,却像炸雷震响耳畔。
小菊哽咽了:“还记得我们的‘私房歌’吗?《爱我就自首》。”她轻轻摁下了身边的录音机:其实勇敢一点就足够/打败你心里怯懦的对手/爱情不必再东奔西走/用温柔交流/爱就是幸福的宇宙/爱我就自首……
熟悉的音乐里,马石似乎回到了一年前那个春天的夜晚——歌声带来的勇气让他激动地向小菊表白了心曲,两人紧紧相拥在一起……恍惚中,他好像又闻到那暖暖的、甜甜的味道。
马石抬起头,用噙满泪水的眼睛望着小菊说:“你说得对,我应该为自己的过错负责。可是,我舍不下你和儿子……”小菊含泪笑了:“我一定会把自己吃得胖胖的,把儿子养得壮壮的,等你回家!”
在释然与心酸交织的复杂情绪里,他们抱着儿子,一起向新浦公安分局新南派出所走去。静谧无人的路上,他们手拉手并肩走着,短短10分钟的路程,走起来却是那么艰难。
看着那扇黑洞洞的大门,恐惧再一次袭来,马石的心紧缩着:“这一别,不知还能不能见到你和儿子……”小菊伸出手,整了整马石的衣领,低声说:“一定能见到。好好改造,别让我和儿子失望。”小菊的平静安然给了马石无尽的勇气,他终于跨进了派出所的大门:“我是来自首的。”此时,马石忽然觉得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小菊的泪水顺着脸颊流进嘴里、流到心里,暖暖的、甜甜的,那是爱情的味道。
2007年1月,辽宁省铁岭市人民检察院对马石提起公诉。
摘自《检察风云》2007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