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告诉记者:“打从我记事儿起,我爸妈就不断地争吵,甚至是互相拳打脚踢,每到那时候我夹在他们中间就特别的害怕。尤其是他们每次打架总会把一句‘要不是为了孩子,我早就不和你过了’挂在嘴上。这一句话不管当时是因为他们气愤还是什么,对于我来说听着分外刺耳,总觉得自己是个累赘,是个负担。后来渐渐长大了,他们还是不断地争吵不断地打架,于是我一气之下便写了封信,去四川和大舅做起了生意。当时信上写的什么我已经忘记了,但是中心意思就是,不要再说为了我你们怎样怎样,那样我会觉得自己是你们的负担。”
同样有个类似的童年遭遇的于斌也表示:“我从小就生活在一个父母感情不和谐的家庭,那时候他们总是因为一些小事儿争吵不休,那时候我心里暗暗地想,他们要是其中死了一个该多好啊,那样这个家就太平了。在我看来,整天争吵不休的家庭对孩子的伤害也不小。”
专家看法:
如何将伤害降到最低
不离婚,无休止地争吵让身处其中的每个人身心疲惫;离婚,让孩子感受不到来自于父母双方的关爱;再婚,对理想的美好向往被残酷的现实所吞噬,幸福家庭之外的男人、女人和孩子究竟该何去何从?
市陈欣心理职业培训学校的傅钰老师告诉记者:“无论是离婚还是勉强维持,对于孩子来说都会造成一定的伤害,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父母尽自己的努力去从中调节,从而将这种伤害降到最低。”
傅老师告诉记者:“离婚的父母首先要做到不要在孩子的面前去诋毁对方,例如妈妈和孩子说你爸爸怎么怎么的不好了,或者是爸爸和孩子说你妈妈是怎么怎么的不对了,这样在孩子心里就会产生一种不良的情绪。正确的做法就是,用心地告诉孩子,爸爸妈妈离婚是因为他们之间出了些问题。然后告诉孩子,无论爸爸妈妈怎么样,他们都是一样的爱你疼你。其次就是即使离婚了也不要禁止一方去看望孩子,应该尽量让孩子能够感受到双方的呵护。有些孩子也有着自己的想法,内心也是非常敏感的,其中有许多孩子有着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例如特别听话的或者是特别调皮的,这类的孩子属于两个极端,他们会表现得特别乖,觉得自己那么乖是不是爸爸妈妈就不会分开了,或者是他们表现得异常调皮,觉得我吵闹不听话或者是生病你们就能把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在我的身上那样自己就被重视了。这样他们则会形成一个固定模式,就是总是爱生病,一旦达到引起重视的目的,他们会觉得自己很成功。对于没有离婚但是争吵不断的家庭来说,在尊重孩子的状态下,尽量避免在孩子或者是家人面前争吵。一般人都知道,在孩子面前争吵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会让他们心里失去了安全感甚至是产生恐惧。长期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无论是性格还是脾气都会和正常的孩子有差别,有的甚至是父母的婚姻生活影响了孩子今后对自己婚姻的态度。其次,如果有家人在场的情况下双发争吵很可能将小矛盾激化。例如,女方和丈夫吵架是女方的妈妈在场,这时候女方会在心理上觉得现在有人给自己撑腰了,自己的底气就足了,本来很小的事情越说越大,情急之下还可能出手,这样男人会觉得自己没了面子,然后更加地不依不饶,这样对夫妻双方的感情只会起反作用。最后对于离婚的人来说,离婚要慎重再慎重,不要觉得自己多么不幸,也不要总是拿缺点来衡量一个人,其实每个人都是有优点的,当你看到了对方优点之后你会发现,其实生活没有你所想的那么糟。” (本文人名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