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太项说,妈妈跑路对孩子的教育影响非常大,“性格会内向、孤僻,心理阴影重,而且爷爷奶奶会出于歉疚,会特别宠,这些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一直关注这些孩子的农村指导员:
草率的婚姻最终受苦的是孩子
关注这些单亲孩子时间最久的,是外坦村的农村特派指导员夏冰。
“我刚下派到这里,就注意到这些孩子了。”夏冰熟悉每个单亲孩子的情况,农村小伙子进城打工,认识了来自外省的姑娘,20岁出头的小年轻,在厂里同吃同住,有了孩子也没多考虑就生下了,等回村了,被男方的家境吓坏了,没几年就跑了。
“新生代农民工婚恋有个特点,他们处在一个新的环境之下,受新观念的冲击较为明显,喜欢模仿城里人的恋爱,但只学了皮毛。”夏冰说,新生代农民工普遍只有初中文化,加上年轻,到了城里一切都很新鲜,什么都向城市文化看齐,学城里人恋爱,平时一起上班,周末一起娱乐,赚的钱自己花,小日子过得很甜蜜,以为恋爱、就是这样。
但是,他们忽略了一点,城市恋爱、结婚,会考虑很多因素,比如性格是否合适、是否能经历磨合期、是否具备组建家庭的经济条件、双方家庭是否都了解等等,“这些单亲孩子的父母,都属于早恋早婚,女方来自偏远地区,一听男的是黄岩的,以为是富裕农村,没考察清楚就稀里糊涂在一起了。”
夏冰说,很多人都没领,有了孩子后看男方家太穷,跑了谁也找不着,有些女的跑到其他地方打工去了,有些另外找了人,就是苦了孩子,“这些孩子比我在杭州时接触的,更内向、孤僻、怕见生人,要想消除他们的心理阴影,不是件容易事。”
省社科院专家:
新生代农民工对待婚恋要坦诚要慎重
自由恋爱是件好事,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省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杨建华说,需要给那些正值婚恋期的新生代农民工有个提醒。
“从表面上看,跑路妈妈是受不了外坦村的贫困,但从深层原因分析,贫困只是个导火线。”
杨建华说,首先这些父母对婚恋不重视,生孩子也很轻率,“他们在农村和城市之间游离,两边都不靠,受城市文化吸引,要自由恋爱,也有农村的传统思维,没培养出足够的感情,就在一起了。不管是什么样的恋爱,都需要慎重,要有一定的交往时间,要足够了解对方,还要看双方是否能磨合,否则出了点问题,草率组成的家庭,很容易就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