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贺绍强到美国孟菲斯大学留学,妻子是个重庆妹子。因为生活的窘困,他们将出生的女儿贺梅寄养在美国贝克夫妇家里。然而,让他们没有料到的是,由此引发的长达4年的官司。
2004年5月,美国当地法院宣判:贺绍强夫妇不适合他们5岁的女儿贺梅,而将判给收养贺梅的贝克夫妇,同时中止贺绍强夫妇作为孩子父母的权。得知判决结果后,贺绍强夫妇禁不住抱头痛哭,他们无法接受,历时4年的漫长诉讼后,等待他们的仍然是骨肉分离……
——官司缠身,无奈寄养女儿
1999年1月28日,黄皮肤、黑头发的小贺梅出生在美国一中国留学生的家庭,她的英文名为AnnaMae.然而,父亲贺绍强和母亲罗秦并没有“喜得贵子”的惊喜和幸福,因为他们一家正处于困境之中。
五个多月前,正在攻读经济学博士的贺绍强莫名其妙地卷进了一场性侵犯的官司,一夜之间,他的全额奖学金被美国孟菲斯大学取消了,学校图书管理员的工作也丢了,妻子罗秦因为不懂英语无法出去工作。为了维持生计,14岁就考上大学并曾在国内大学任教的贺绍强,不得不在孟菲斯的一家中国餐馆里打工。
他一边要坚持继续完成学业,一边要挣钱养家糊口,还要照顾体弱多病的小贺梅,巨大的经济和心理压力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其辛苦可想而知。
想什么办法渡过难关呢?贺绍强想到美国人信奉基督教,很多人都乐于助人。他小心翼翼地与妻子商量说:“看着孩子这样陪着我们受罪,倒不如给孩子找一个家临时看管一下,等我们稍微有了转机再接她回来。”看着摇篮里嗷嗷待哺的孩子,尽管心里有一千个不愿意,但妻子罗秦还是同意给孩子找一个临时爸爸妈妈。于是,被生活所迫的贺绍强找到了当地一家名为“中南基督徒服务中心”的私人机构寻求帮助,该中心推荐了贝克夫妇。
年近不惑、体态发福的贝克太太(LouiseBaker)衣着朴素,而且自己有3个孩子,这让贺绍强夫妇很感放心。同时,贝克先生的一番话更是深深打动了他们,“我们都是基督徒,就像兄弟姐妹一样。照顾你们的女儿是上帝给我的功课,我会帮助你们渡过难关,让你们的女儿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贺绍强夫妇对贝克一家会好好照顾自己的女儿深信不疑。当年2月23日,贺绍强夫妇与贝克签署了为期3个月的临时看护协议,小贺梅成为贝克家庭的新成员。
将孩子寄养后,贺绍强觉得压力减轻了些。孩子是父母永远的牵挂,起初每到周末,贺绍强夫妇都会急急忙忙驱车半个多小时赶到贝克家,看望自己的女儿。每到临走的时候,心地善良的罗秦总要挤出自己的奶水,亲手熬好鲜鱼粥喂给孩子,她要让暂时寄养在别人家的女儿感受到同样多的母爱。来去的路上,夫妇俩谈得最多的就是孩子。尽管每周的探望时间只有一个小时,但身处异国他乡的他们还是很满足。日子过得并不容易,只好委屈孩子了。
随后的日子,性侵犯官司开始变得对贺绍强越来越不利,这时“热心”的贝克一家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你们放心打官司吧,要不我们到少儿法庭签一个协议,把孩子的临时托养时间延长,并为小贺梅办理一下健康医疗保险。”身处困境的贺绍强夫妇又一次相信了贝克一家的“友善”。1999年6月4日,两家签署了一份延长看护贺梅时间的协议,那天,充满感激之情的贺绍强夫妇却没有想到请律师到场。
贺绍强夫妇哪里知道,担任本次起草协议的律师并不是“中南基督徒服务中心”派出的,而是贝克一家私下聘请的。虽然协议申明贺绍强夫妇随时有权接回自己的女儿,但协议本身并没有注明委托抚养的期限。缺乏法律知识,更无律师在场的贺绍强夫妇没有来得及仔细检查和认真推敲协议的内容,就在这份冒充中南基督服务社起草的“临时监护书”上签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