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之争,请还我女儿
贺绍强夫妇的生活在艰难中步步向前,只有每次去探视孩子,夫妇俩才会有短暂的快乐和轻松。因为生活所迫,接孩子回家的日子被无可奈何地一天天向后推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渐渐地,贝克一家对贺绍强夫妇的探视显得有些厌烦,他们开始以各种理由,推脱或拒绝孩子和亲生父母见面。这让贺绍强夫妇有些担心,是不是他们不想还自己的孩子了?!不能见到孩子,贺绍强夫妇俩总觉得心里空荡荡的,夫妇俩商量,尽管现在生活依然很艰苦,还是把孩子早点接回来,她毕竟是全家精神的全部寄托。
1999年11月,贺绍强夫妇第一次向贝克家提出要回孩子,但考虑到当时贝克夫人已经怀孕,贺绍强同意等他们的孩子出生了再说。2000年2月,贝克家的小女儿诞生了,但他们丝毫没有交出小贺梅的意思。这时,贝克还私下和贺绍强商量:“你家现在也不富裕,不如把孩子给我们算了,我给你们一笔钱。”这个要求被贺绍强一口拒绝了,同时贺绍强夫妇更加警觉了,一定要马上把孩子接回来。然而,不管他们怎么努力,贺梅回到亲生父母身边的事情却被一拖再拖。最后,两个家庭为孩子抚养权,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并很快进入了“白热化”状态。
2001年1月28日是小贺梅的两岁生日,当天贺绍强夫妇提出要和孩子拍一张全家福,贝克夫妇竟一口回绝了,这原本正常合理的要求被拒绝后,彻底激怒了贺绍强夫妇,为此两家发生了激烈的争执。贝克一家竟莫名其妙的叫来了警察,强行将贺绍强和罗秦赶出了自己的家门。
被赶出贝克家门的贺绍强夫妇忍不住抱头痛哭,母亲罗秦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骨肉分离的事实,由于情绪过于激动,她疯狂地跑到贝克家的豪宅外,一遍又一遍地对着窗户大声哭喊着女儿的名字,警察也没能制止住罗秦无助的哭喊。最后,警方以擅闯私人土地的罪名强行将罗秦带离了现场。那天,怀有身孕的罗秦被扣押在拘留所达33个小时。
尽管罗秦最后被无罪释放,但她的“一时冲动”却成为贝克夫妇手里的另一个“把柄”。2002年8月,心理医生递交的精神鉴定报告指出:“贺氏夫妇对贺梅的任何探视都对贺梅的成长不利。”
从此以后,女儿再也没能和她的亲生父母见面。此后,失去女儿的贺绍强夫妇,又生了儿子贺文漓(Andy)和女儿贺思薇(Avita),两个孩子的英文名都以A开头,以此表明他们与从未谋面的姐姐之间的亲缘。
当两个家庭为小贺梅“大动干戈”时,“小公主”由于长期不和亲生父母接触,对曾经定期看望她的贺绍强和罗秦的印象越来越模糊,而且已经变得完全不懂中文。
——对簿公堂,女儿到底该给谁
两个家庭因女儿抚养权的争夺,从正面冲突很快转向了法庭诉讼。
2000年3月,走投无路的贺绍强夫妇首次向孟菲斯少年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贝克夫妇交还女儿。出乎意料的是法院迟迟不予审理,贺梅的监护权争夺竟演变成了一场马拉松式的长跑。从2001年6月开始,贝克夫妇绕过地方法院,到高等法院反而起诉贺绍强夫妇,请求法院取消贺绍强夫妇对贺梅的父母权。
贝克指控:按照法律,收养机构对临时寄养孩子家庭的监督时间不超过3个月。此后收养事宜由两个家庭协商解决,要获得法律意义上的监护权须双方签署协议。贺绍强夫妇已有5个月拒绝探望贺梅。根据田纳西州法律,4个月不探望孩子就算抛弃孩子;贺绍强刑事案与移民案件同时在身,法庭应判决贺绍强没有对孩子的抚养能力,并将之逐出美国。
贝克一家希望法院把临时看护变成“监护权转移”,另外,后来签订的协议也没有就临时看护的时间作出明确的规定,为了保护孩子,他们有权不让孩子回到贺绍强夫妇的身边。
贺绍强夫妇在辩护中称,贝克夫妇通过各种理由不让或少让他们夫妇看望贺梅。而每天有写日记习惯的贝克,则用其日记来证明他们夫妇有5个月拒绝探望贺梅,是在抛弃孩子。贺绍强夫妇指出,后来签订的协议,是贝克一家向他们隐瞒了实情,私下请自己的律师起草的不平等协议,对临时看护时间采用不确定的表述,带有很大的欺骗性。贝克夫妇应该遵守临时看护的有关约定,他们作为孩子的亲生父母,有权随时要回自己的骨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