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此类推,家族给予子女的其他财产,也可以在婚前界定属性。父母或亲友在婚礼之际赠予儿子昂贵的礼品,在没有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就算夫妻共同的财产。但是,如果在赠予的时候,附一张贺卡,写明是赠给儿子的,这就可以证明不是夫妻共同财产,而是亲戚朋友赠予给个人的财产。有的大家族的礼品会动辄几十万元,包括古董或其他奢侈品,这些礼物的价值在家财中不可忽视。
也是界定财产归属的重要方式。有些家族父母比较富有,为避免发生人身意外后财产分割引起争议,每年会在律师那里变更一次遗嘱。很多人没意识到遗嘱明确的重要性。有些长辈会写遗嘱,写明继承人,但是不会说明,财产是给个人,而不包括其配偶。在把财产留给子女的时候,他不会想到,婚姻裂变还会触及这部分财产。如果不希望子女婚变再度引发财产纠纷,可以在遗嘱中指明,遗嘱里的财产是给儿子本人的,不是给夫妻的,这样就从法律上确认是留给自己子女的个人财产。即使在婚后取得,但注明给个人的,也属于个人财产。
信托与保险,可以在指定受益人时做一个声明。因为投保人是父母,可以指定,信托利益与保险收益均属于受益人即子女的个人财产。这更像赠予。相当于父母在保险公司、信托公司投钱,要指明是赠给自己的孩子。
股权可以在子女婚前转让。例如,父亲有50%股权,可能计划未来给儿子20%的股权。如果儿子要结婚,建议婚前把股权转到他的名下,签定正式的股权转让协议,并经股东大会讨论,通过后在工商管理机关办理股东变更登记手续,那么这份股权会被视为婚前就已取得。
哪种情况必须协议?
上述权属不明,有可能引起争议的财产,都可以在婚前通过各种手段进行规划。如果还有其他财产说不清归属的,才需要去签订婚前财产协议。这种协议会起到兜底的作用。
婚前财产协议的类型有多种,AA制是一种,也可以把部分约定成AA制,部分是共有,也可以把个人所有变为共有。
如果只是要求协议有效的话,婚前财产协议不需要公证。公证起到的作用,可以让双方对协议的内容及法律后果更加明确。另外,避免将来一方对协议的真假与效力进行质疑。
容易“说不清”的财产中,房产是最常见的。年轻人结婚之前都要买房子,如果以一方名义签合同,交首付,搬进去之后,还要继续还贷。婚后过两年办下产权,如果婚姻破裂,房子的归属就可能有风险。在司法审判中,这类房产的归属还存在争议,大多数法官认为这是婚前签合同购买的个人财产,也有少数法官坚持物权法意见,认为房产证是在婚后办的,房子应该是婚后取得的财产,所以它是夫妻共同财产。两种看法会让购房人分得财产相差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