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年到2006年,我国以离婚对数与结婚对数之比来计算的离婚率,已经从4.7%上升到20%。
随着离婚率的升高,复婚率也逐年攀升。今年上半年,郑州市中原区结婚3751对,离婚882对,其中复婚者占10%;金水区结婚5960对,离婚1353对,其中复婚者占12%。高复婚率凸显出调解空间。
“闪离闪复”心理上往往不成熟
一方面,离婚调解面临尴尬,另一方面,不少冲动离婚的夫妻确实需要调解来挽救,离婚调解究竟路在何方?专家表示,调解功能的充分体现,需要发动社会多方力量,还要通过“消除代沟”增强调解效果。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多年从事婚姻家庭问题研究的教授周全德表示,离婚程序的变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是大势所趋,把选择和决定的权利充分交给本人,“闪离”后能够通过复婚来挽回,也是尊重个人意愿。结婚后“闪离”又“闪复”的人群,心理上往往不成熟,“要增加幸福婚姻,降低离婚风险,加强婚前教育才是关键,让大家对婚姻和家庭功能有充分认识,不仅要分享爱,更要承担责任和义务。”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陈一筠则表示,现有的婚姻法关于离婚的放任太多,限制太少,有专家建议修改我国目前的离婚登记与诉讼程序,应当由登记部门认真审查协议的公平性,同时设定至少应为一个月的离婚考虑期。
在离婚调解方面,专家表示,单独依靠某个部门或某个群体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为婚姻护航。目前,除亲人、朋友外,婚姻家庭咨询师正成为不少都市男女面临婚姻家庭危机的求助对象,此外,不少媒体栏目、情感专线、网站群落等都在进行这方面的咨询帮助工作,作用日益凸显,大家彼此之间不太了解,没有太多顾虑,反倒更能敞开心扉。
不过,对于目前出现婚姻家庭危机的“70后”、“80后”来说,不少从事婚姻家庭心理咨询的人年龄偏大,难免因年龄悬殊造成文化断裂,影响调解效果,如果更多的同龄人经过专业学习、培训后做这方面的咨询调解工作,对遇到婚姻危机的年轻人来说,应该更有贴近性和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