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彩礼的意思表示内容
订婚送彩礼是民间生活的一件大事,作为民事行为,彩礼所表示的意思内容很丰富,具有多样性。根据笔者的民间生活经历和司法实践,按照彩礼内所包含的当事人意思,我们发现彩礼的性质主要有:(1)表达爱情的赠与;(2)婚约信用的财产担保;(3)买卖婚姻的定(价)金;(4)借婚姻形式诈骗的钱财;(5)对弱者的经济帮助;(6)借婚姻索要的钱物;(7)以结婚为附加前提条件的赠与;(8)对女方父母养育女儿的补偿。可能还有其他情况。在笔者所生活的豫东平原上,彩礼作为表达婚姻当事人诚意和婚约信用的担保的信物,基本上是民间的共识。
三、 彩礼的社会功能
彩礼作为民间习俗,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举其要者,(1)表达婚姻当事人男方的诚意。婚姻是人生大事,男方求婚需要表达诚意,诚意需要载体,彩礼就是一种载体。彩礼是一定的物质和金钱,是劳动成果。送彩礼就是把自己的劳动成果送给女方,以表达自己的诚意。(2)信用担保。按照民间通常的做法,如果男方解除婚约,彩礼通常不退;女方解除婚约,彩礼原数返还。婚姻信用是老百姓民间社会生活的基本信用,婚姻生活是老百姓民间生活的主体部分,婚姻家庭幸福是老百姓的主要人生价值追求。所以订婚是老百姓生活中的大事,女方要求男方提供信用担保,是人之常情。(3)预防婚姻的儿戏化。尤其是对弱势女性群体来说,这种担保很有必要,可以有效预防婚姻的儿戏化。
四、 现行法律关于解决彩礼纠纷的规定
(一) 现行法律直接规定彩礼处理原则的有二:1,《婚姻法》(1980年9月10日)第三条规定的“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2,最高法关于《婚姻法解释(二)》(2003年12月4日)第十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手续的;(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前款第(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为条件。”最高院副院长黄松有就《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答问时说:“我们之所以要作出如此规定,是因为目前我国很多地方给付彩礼的情况还较为普遍,如果对彩礼问题完全不管,可能会使一些当事人的财产权益受到严重损害。但是,我们始终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男女双方结婚应当以爱情为基础,不主张也不支持结婚以给付彩礼为条件。作出上述规定,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纠纷,并防止矛盾激化,并不是鼓励和提倡给付彩礼。我们依然呼吁广大青年和他们的家长们,要大胆破除给付彩礼的旧风俗,树立社会主义男女平等的新风尚,使我们年青一代的婚姻都建立在幸福美满的爱情基础之上。”